close

一、當代多元文化的形成與社會現象

()文化與殖民:

1.殖民是帝國主義的產物,其影響不只是文化層面,還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不同領域。

2.殖民者大都採取強制的手段,進行文化的同化,企圖將原本的文化消滅,以便於統治。例如:臺灣日治時期的學日語、改姓氏、禁止歌仔戲的演出、等。

()文化與移民:

1.每一個移民都會帶來自己原有的文化特質,初期並儘可能和同民族的人生活在一起,但隨著與當地居民互動的增加,透過文化交流,或將移民文化發揚光大豐富了當地的文化,或與當地文化融合而形成新的文化。

2.例如:美國移民帶來豐富的移民文化,壯大、繁榮、發展了美國。

()文化與傳播:

1.透過商業活動、戰爭、遷徙等傳播媒介可將文化不斷地傳遞,讓我們的生活更多元、觀念更開放。例如:越南文化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約有1000年,其後再受法國殖民文化影響100年,現在則受到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的影響。

2.文化圈理論:文化傳播基本上是透過空間的轉移來擴散,人類文化學上常提到的「文化圈理論」,就是把人類所居住的地域劃分為不同的文化圈,從可以發現各個文化圈之間的傳播情形,及其所形成的的文化多元現象。

3.世界五大文化圈:西方文化圈、東亞文化圈、伊斯蘭文化圈、印度文化圈、東正教文化圈。

()文化與全球化:

1.全球化:是指經濟的跨國化、科技的標準化,利用網路及媒體傳播發達的影響,將世界各地連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合體。

2.全球化讓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挾其優勢的經濟基礎,將其文化強勢的推銷至世界各國,並進一步同化了其他國家的文化,例如:美國文化霸權對文化全球化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凸顯出文化的差異與多元價值,而帶動文化的多元現象,引發如:在地化、主體化的思考與行動。

3.透過全球化,不但縮短人的距離,也增進了對不同族群文化的瞭解與欣賞,因此,我們應該擴大自己的視野,欣賞、瞭解與自己不同的文化,進而認同文化的多元性。

想一想

1.現代人透過媒體、網路不出門而能知天下事,地球村的生活空間已然形成。請問媒體、網路的資訊傳遞,對世界文化有何影響?

 

2.請上網瀏覽世界各族群或生活文化相關網站,並分享一則你的收穫。

(1)你瀏覽的網站站名:

(2)你瀏覽的網站網址:

(3)這個網站主要介紹些什麼?

 

  

(4)你的心得?

 

  

 

3.若無法上網瀏覽,請分享從媒體看到的相關文化介紹?

 

 

  

二、文化起源的雜異與涵化

()文化的起源:

1.文化與種族有很深的關係,文化會受到地理環境、種族生理因素及社會因素的影響,而發展出不同特質的社群文化。

2.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生活問題,這些問題涉及法律、政治、經濟、宗教信仰、教育等各個不同層面,文化就是人們處理這些問題的全紀錄,不同的社會、文化,其對生活問題的處理方式就不同。

3.文化起源的論點:

(1)種族決定論:法國貴族學者戈皮那(Arthur de Gobineau1816-1882)提出,他認為印歐語系的亞利安人是最優秀的白人,後來英國作家張伯倫(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1855-1927)加以提倡,強調文化水準的高低是種族優劣而定,文化水準高的種族是因為其智力高、天賦好。

A.贊成者:「社會生物學」專家也提出種族生物因子會遺傳至下一代,如果文化程度高的社會,具有優異的種族品質,在生育下一代時,自然會把文化透過遺傳基因傳遞到下一代。

B.批判者:哈佛大學演化學大師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認為遺傳基因或許對文化的形成有影響,但過份強調種族是決定文化的絕對因素,忽略了後天的發展卻有賴非生理因素的事實,而且其影響力更需要被關懷與尊重,例如: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觀察,我們發現各種文化的地位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互有消長的。

(2)環境決定論:提出此主張的學者認為環境是造成社會文化差異的主要原因,例如:東南亞人民因為氣候炎熱,自然資源豐沛,人民食物不虞匱乏,而有許多時間從事手工藝的創作,造就精美的工藝品,如印尼的蠟染、不雕等。溫帶及寒帶地區的人民因為自然環境較差,為了與自然搏鬥求得生存,而有許多機械發明以克服大自然的限制,如瓦特改良蒸氣機、發明氣壓表,促成工業革命與城市生活現代化。

(3)社會互動論: 提出此主張的學者認為文化來自於發明或傳播,發明是一種新的創造,會改變文化的特質;傳播則是一個社會從另一個社會中學習他人文化特質的結果,所以,其強調文化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學習,文化起源於人們對生活問題的解決。

()文化的變遷:

1.文化變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是紀錄人們和所處環境互動的過程,當環境變遷時,文化必須有足夠的彈性來加以調適。

2.文化變遷的因素:工藝技術、意識型態、競爭與衝突、政治運作、經濟因素、社會結構。

3.文化變遷的手段:

(1)學習採借:指不同文化是透過傳播與學習而得到的成果,英國學者羅素(Bertrand Russsell1872-1970)認為西方文化主要的來源:希臘文化、猶太人的宗教與倫理觀念、工業革命後的科學思想;而中國文化則以儒家思想為主,現代化之後,以兼容西方民主、科學思想,因此,不論西方或東方文化都可以看到文化學習採借的過程。

(2)涵化:是指兩個以上不同文化接觸的過程中,接受新的文化特質,並將其融入自己生活方式裡的過程。在涵化的過程中,如果兩種文化所表現出來的文化特質很相似,且相似的地方非常多,我們就可以說:此文化已經成功的經由文化傳播與學習採借涵化成同一個文化圈。

4.文化變遷的內涵:文化接觸、文化競爭、文化衝突、文化順應。

 

想一想

三個文化起源論點中,你比較支持哪一種論點?為什麼?若你都不支持任何一個論點,那你自己的看法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inmei 的頭像
    jinmei

    Jinmei公民與社會網

    ji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