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親密關係中的情感與依賴
1.愛與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1)家人親密關係是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基礎。
(2)親子關係在怎麼親密仍是長輩與晚輩的關係。
(3)隨著子女的成長,親子關係會產生不同階段的變化,但愛與溝通永遠是維繫親子關係的最佳方法。
☆想一想☆
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從孩子誕生到長大成人的歷程,不但改變父母之間的角色扮演和親密關係,也會因為對父母情感與生命的依賴而與父母建立親密關係。親子關係的好壞,除了關係到父母子女的親密性,而且也會影響到孩子未來與他人互動的人際關係。請想一想你和父母的親子關係,並依序回答下列問題:
1.你和父母平常每天平均談話時間大概多久?
2.你們大多談論什麼主題?
3.你覺得你們的談話過程是否融恰? □是 □不是
4.你們談話內容是否投機? □是 □不是
5.你們會發生爭吵嗎? □會 □不會;
如果會,是 □常常會 □經常會 □偶而會 □有時會 □不常會。
6.發生爭吵後,你如何處理?
7.你最喜歡和父母一起做什麼活動?
8.你覺得你父母愛你嗎?怎麼說?
9.如果你有兄弟姊妹,你覺得你父母偏心嗎?怎麼說?
10.你愛你的父母嗎?怎麼說?
如果滿分是100分,請為你和父母的親密關係打一個分數。 分
2.親密愛人的歡喜與憂愁
(1)親密愛人的關係是一個持續不斷發展的過程,相處時可能產生不同的因素,對不同發展階段的親密關係產生影響。
(2)心理學家葛登斯坦(Daniel Goldstine)認為,男女親密關係的建立,會經過下列三個階段的考驗與歷練,才能發展出穩定的關係。
A.墜入情網(falling in love)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他不但喜歡對方本人,也喜歡他所愛的人、事、物,所看到的都是對方好的一面。不過,相處時間久了以後,現實的問題會逐漸浮出,沖淡這種羅曼蒂克式的愛情,而進入下一個階段。
B.失望(disappointment)階段:在第二階段中,相愛的兩個人開始有了意見和爭吵,對方的缺點會愈來愈明顯,甚至成為兩個人之間的障礙。兩人開始發覺這段愛情並不是完美無缺的,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甜蜜。倘若經過一段時間沉澱或冷處理之後,雙方都能接受對方的缺點,並欣賞對方的優點,則開始進入親密關係的第三階段。
C.接納(acceptance)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相愛的兩個人會把幻想與現實結合,而達到某種程度的平衡,兩人的了解、依戀程度也會愈來愈高,逐漸發展出穩定的愛情,想要和對方走向結婚之路,不論富貴或貧賤、健康或生病,願意相守、相處一輩子。
3.知己好友的黏與連:一般來說,友誼有三種型態,
(1)互惠型的友誼:這種友誼的特徵是忠貞、自我犧牲、交互影響和慷慨,彼此的關係是平等的,而且每個個體在利益互惠上達成這種關係平等的分享,例如好同學、好同事。
(2)接納型的友誼:這種友誼的關係是一種不平衡或不對等的關係,在此關係中,必定有一方扮演主要給與者的角色,而另一方則扮演主要接受者的角色,例如老師和學生、社工人員與輔導個案等。
(3)聯合結交的友誼:這種友誼關係是一種友善的關係,關係的持續性通常較為短暫,不算是真正的友誼,彼此並沒有偉大的忠貞、信任或施與受的分享,例如鄰居、同校的同學、同公司的同事等。
(二)親密關係中的衝突與轉變
1.親密關係的衝突
(1)人際衝突:指人與人之間因為工作上或情感上的互動,彼此的需求、利益、目標、意見、價值觀的不一致或無法配合,而產生對立的情形。
(2)衝突是人際互動的一種現象,正面的衝突會為雙方帶來緊張、振奮,並達到觀念的澄清,而讓彼此更加瞭解,關係更加密切。負面的衝突則可能產生敵意的對立、爭吵、互不相讓、不相往來,甚至形同陌路。
(3)處理人際衝突的方法:
A.瞭解並接納個別差異,可以化解誤解與不滿的情緒。
B.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理性與感性兼具,有效評估最適合的解決途徑。
C.尋求他人的協助,例如由雙方信任的第三者或專業人士居中協調。
2.親密關係的轉變與結束
(1)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密關係結束的模式有朋友分離、情侶分手、親子分居、夫妻分居或離婚、親密關係人生命終結等。
(2)情人要分手,可以採取直接的策略,堅定的告訴對方,分手已是既成的事實,如果對方不接受時,則針對衝突或分手的因素,提出一些修復關係的建議,或證明彼此在一起是一種傷害,而希望能好聚好散。也可以採取間接策略,如:減少彼此相見的次數和時間、重新界定親密關係,以降低彼此的親密感等。
(3)離婚是婚姻關係消滅的原因之一,離婚制度的產生,乃是認為夫妻若無法繼續互信互愛的生活在一起,則無必要強求繼續共同生活。如果夫妻雙方都同意離婚,則可依民法的相關規定辦理協議離婚,但若夫妻之一方有:重婚、與人通姦、受他方或他方之直系親屬虐待、虐待他方之直系親屬、惡意遺棄、意圖殺害、不治之惡疾或精神病、生死不明逾三年,以及被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因犯不名譽之罪被處徒刑者,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請求離婚。
3.拒絕與防範來自親密關係中的傷害
(1)拒絕親密關係的暴力傷害:當親密關係出現難以控制的變化時,要適時拒絕並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傷害。
(2)如何保護自己並求助:
事前謹慎觀察與選擇 → 受虐時採取措施 → 事後處理方法
↓ ↓ ↓
知人知面不知心 保持冷靜 申請保護令
觀察對方待人處事的態度 保護身體 保留證據
觀察對方生活習慣 打電話報警 心理重建
(3)學會自我情緒管理,避免自己情緒的不當發洩對親密關係者造成傷害。
三、群己關係的建立
(一)從親密關係到推己及人
1.尊重自己、關懷社會。
(1)尊重人的尊嚴、基本權利和責任。
(2)尊重個體的生存與社會價值。
(3)尊眾人在自己發展中的主體地位。
(4)發揮「蝴蝶效應」,擴散愛心,把愛傳出去。
2.推己及人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將心比心,「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二)尊重生命
1.珍惜自我生命意義
2.尊重他人生命價值
貳、分組討論
阿B和阿嬌是班對,平常喜歡在班上親親我我、出雙入對的,有些同學很羨慕他們感情如膠似漆,但有的同學認為真的是有夠礙觀瞻的,看了就覺得很噁。好景不常,約交往二個月後,兩人不知何故,不但冷戰、形同陌路,且因為支援阿嬌的和支援阿B的分兩派,影響到班上的學習活動與團結,鬧得阿嬌還考慮要辦休學。請討論:
(一)你們會選擇與班上同學做為親密交往的對象嗎?為什麼?
(二)你們贊成班對在班上親親我我、出雙入對嗎?為什麼?
(三)你們覺得阿B和阿嬌應該如何處理分手的事情,而能好聚好散呢?
(四)情侶分手後能否成為好朋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