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

()性別差異與性別角色的形成

1.性別差異

(1)生物(生理)性別:從生物學的角度看,性別是由第23對染色體XX(女性)或XY(男性)決定,是先天的生理差異,例如:男女性的性器官、生殖器官是不同的。但人類亦有可能會出現陰陽嬰兒,例如:有子宮、陰道、子宮,卻具有XY染色體的男嬰;生物學家估計此類新生兒約占人口的1.7%

(2)社會性別:性別差異並非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長、發展過程中受到社會化的影響,個體對自己或他人所具有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特質的一種主觀感受,或社會對男性或女性行為的「期待」與「評價」,例如:男性就要有男子氣概,女性就要有女性的溫柔婉約。不同社會或隨著社會變遷,社會性別意涵可能就不同。

(3)心理認同層面的性別:個人心理上主觀看待自己的性別,例如:一個男性認為自己是女性,有可能透過變性手術,讓自己成為女人。

2.性別差異的形成:

(1)生物決定論:生物決定論者主張性別與性別角色差異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決定。但反對者認為男女生理差異是一種整體平均值的差異,無法適切說明個人的特質,而主張生理因素並非性別差異形成的唯一來源。

(2)社會建構論: 社會建構論者主張性別差異非與生俱來,而是受到家庭、學校、媒體、法律等各種社會層面的綜合影響。

3.性別角色的形成

(1)性別社會化:因社會對於性別角色的信念不同、價值的差異、行為模式的區別而形成;即性別概念是透過成長、發展及社會化的歷程學習而來,社會制度強化生理性別的二分法。不同社會間男女行為模式有相當大的差異,例如:中國傳統上強調「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新幾內亞的初步里部落則是由女人管理社會及捕獵,男人專注於家事。

(2)男性化與女性化的特質:社會文化認知上相對應的性別角色與期待,例如:男性氣質以「工具性」導向為主,例如:進取、理性、獨立、堅定、自信、勇敢、有擔當、有野心等;女性氣質以「情感性」導向為主,例如: 富感情、溫和、善解人意、情緒化、優柔寡斷等。男性常被要求不能隨便哭,或要負起家庭的經濟責任;女性則被教導要溫柔體貼、成為賢妻良母。

 

()性別平等的意義

1.生理有差異,性別無優劣。

2.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用性別來約束人的個性和行為,強調男性應該怎樣,女性應該怎樣過度簡化、固定的看法。

3.性別角色階層化(gender role stratification):因性別刻板印象所作的區隔,例如怎樣的性別角色是優等、怎樣的性別角色是劣等,例如:中國傳統男尊女卑的觀念即造成男性優於女性的階層劃分,其他如在政治、經濟、法律上也會所賦予不同的性別特權和權力。

4.性別偏見((gender prejudice)與性別歧視((gender discrimination): 性別偏見是指對某一性別有負面的態度,進而做出實際的行為,導致對該性別不利的後果,如:僱傭契約中訂定單身條款、懷孕條款等,即是性別歧視。換言之,性別歧視係指因對某一性別有負面的態度導致對該性別有不利的後果。

5.性別平等的追求:

(1)性別平等的實質意義公平發展、實現自我的機會。

(2)性別平等的實踐:民法親屬篇的修正、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的落實。

A.家庭層面:建立父母對子女正確的教養方式。

B.學校層面:教育機會均等、建立性別平等的教育環境。

C.社會層面:職場就業機會及意願、公民權利的行使、傳媒印象上的性別平等。

()健康的交友態度:

1.對異性的尊重:除喜歡外,對異性還應該尊重、互信、互惠、忠誠、包容。其中尊重彼此的主體性、彼此的差異性最為重要。

2.與異性的相處:

(1)溝通與了解:男女在溝通上有不同的特性,彼此應該以同理心、善意的傾聽對方的想法,建立一個順暢的溝通管道。

(2)關懷與信任:異性互動從喜歡到愛是一段相知相惜、相互依賴、相互信任的歷程,應強調「L-O-V-E(listenoverlookvolunteereffort)發乎情止乎禮,相互激勵與扶持。

(3)安全的考量:與異性交往應該知道親密接觸的分際與責任,以保護彼此。

 

想一想如果班上有一個喜歡穿「女性化」衣著、窗耳洞、講話娘娘腔,動作扭扭捏捏的男同學,或一個行為、舉止、氣質男性化的女同學想和你做好朋友,你願意嗎?為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